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5日电 (唐倩 肖茹月)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·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股票配资官网首页,10月14日至15日,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《红高粱》在四川宜宾酒都剧场上演。该剧以京剧艺术演绎西北风情,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剧体验。
演出现场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供图
京剧《红高粱》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,由贾璐编剧,李慧琴导演,“梅花奖”“白玉兰主角奖”得主刘京领衔主演。演出班底主要由宁夏京剧院中青年演员组成。
舞台上,高粱叶轻轻晃动,灯光渐亮,牺牲的英雄们慢慢站成一排,像雕塑一样望着远方。没有掌声,没有欢呼,观众们却都红着眼眶坐着——这一刻,大家不是在看一场戏,而是在与历史对话,在感受中国人“野火烧之不尽”的生命力。它不只是讲九儿的故事,更是讲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;它不只是演一段历史,更是让年轻人知道,今天的和平,是当年的人用命换来的。
演员们的表演让观众们为之赞叹,被剧中人物故事深深打动,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。
展开剩余55%《红高粱》是宁夏京剧院近两年集结各方之力打造的一部京剧大戏,颠覆了人们对京剧的刻板印象。编剧贾璐知道《红高粱》已有电影、舞剧多个版本,要让京剧版出彩,就得让语言更加丰富张力和生命力。九儿与十八刀的爱情,用来回的对唱展现;抗敌的壮烈,高粱地的风吹草动,都藏进了音乐的旋律里。
传统京剧常用“二道幕”换场,而《红高粱》用满台垂落的红高粱,经黄土地的风轻轻晃动,既是连绵的田野,又是英雄们抗争的鲜血。导演李慧琴说:“我们要的不是'好看',是'走心'——让观众看到红高粱,就想起这片土地上的人;看到九儿的背影,就想起当年的抗争。”音乐唱腔更是“贴人心”。作曲团队没有拘泥于京剧“三大件”,反而加了山东民歌的元素,让旋律多了乡土气。
“刚接下‘九儿’这个角色时,我心里也犯过怵。”“九儿”的扮演者刘京,在排练间隙笑着回忆。为了贴近角色内核,她反复研读莫言原著,将“九儿”的每一段人生经历,都拆解成生活场景来揣摩。
在日常排练中,刘京会带着青年演员逐字推敲唱腔,一遍遍打磨,直到每个字都情感饱满;老艺术家们也会在台下坐着,随时指出演出者身段的不足;舞美团队反复调整高粱摆放角度与摇曳节奏,只为呈现最自然的“风吹麦浪”。刘京说:“我们想让全国观众知道,宁夏不仅有沙漠黄河,还有这么棒的京剧;想让大家知道,传统艺术只要贴着人心走,就能永远年轻。”
据悉股票配资官网首页,《红高粱》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;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;第38届田汉戏剧奖剧目奖;参加“与时代同行·与人民同心”——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进京展演;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;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作品奖。(完)
发布于:北京市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